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标题: 听现场更好?大概率比音响差 [打印本页]

作者: wozainali    时间: 2025-4-11 16:33
标题: 听现场更好?大概率比音响差
首先第一点,比如演唱会、livehouse这些:声学环境够烂了,人山人海。

第二点,现场最引以为傲的优势是什么?是多音源发出的声音,音响再强,不管你百万还是千万的落地,发声单元固定那几个。

然而,实际情况,现场也是用大喇叭扩音啊,所以最大的优势已经削弱了。

谁有资格让一个乐队占你面前给你独奏啊?是不是只有乐手本人?大交响乐现场我不懂,用不用音箱扩大,不用音箱皇帝位也不大。

所以我说,现场大于音响还挺难,但是氛围、声场确实是给足了。谁让他们用的喇叭够远够大啊。


作者: Hzhao1    时间: 2025-4-11 17:20
有一定的道理。看过两次现场 ,一次祖克曼的小提琴协奏,一次傅聪的钢琴独奏。整体听感并不比个人的音箱系统好。
这个跟场馆声学和坐的位置关系都非常大。
作者: 阳光的忍泪微笑    时间: 2025-4-11 17:58
是的,要看场地和环境
作者: 2054    时间: 2025-4-11 18:12
音响不可能有现场的效果


作者: zxpumc    时间: 2025-4-11 18:25
2054 发表于 2025-4-11 18:12
音响不可能有现场的效果

看你追求的是什么效果
作者: 2054    时间: 2025-4-11 18:26
zxpumc 发表于 2025-4-11 18:25
看你追求的是什么效果

追求乐器本身的效果呀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1 18:27
家里肯定不能和现场一样


作者: 哈哈哈哈哥哥    时间: 2025-4-11 18:34
现场你得分演唱会还是听古典纯音乐了
作者: zealote    时间: 2025-4-11 18:36
现场肯定是发声没有二次处理的才有意义,用了音箱扩音的本质你还是在听音响
作者: 云帆jfi    时间: 2025-4-11 18:38
有些场馆设备太烂了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1 18:38
古典音乐音乐会要看坐在哪?听什么。
作者: haxang    时间: 2025-4-11 18:50
之前现场听过“蔡一零”唱歌,确实没有音响好听。
听过美声合唱团的彩排,好震撼。
作者: 不再伤心    时间: 2025-4-11 20:55
正好本地19号有一场中国交响乐园的演奏会,红旗颂之类的曲目,那还能去看吗?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4-11 21:04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4-11 21:06 编辑
2054 发表于 2025-4-11 18:26
追求乐器本身的效果呀

我觉得还是电音比乐器好听一些 真实乐器太受局限,电音合成可以脱离现实
我个人是相对来说,不喜欢真实乐器的效果。

作者: hj5abc    时间: 2025-4-11 21:13
平时说的现场,一般指经过声学设计的音乐厅,古典音乐的现场。

至于说live house,演唱会,你会去这些地方,肯定不是只追求音质去的啊,气氛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windgril    时间: 2025-4-11 21:21
什么现场基本都需要用音放大,但是整体来说的话,如果论古典音乐,肯定是现场更好。那种氛围感是家庭任何音箱都无法比拟的,而且专业的音乐厅都有严格的声学设计,设备还会定期维护更新。但如果与音箱比较,相对劣势现场某些高频乐器指向性没有音箱强,有些位置,听惯了耳机和音箱的人会觉得高频比较暗。如果是livehouse 或者那种大型演唱会,可能就会出现楼主所说的情况了,所以这类体裁的话,我脑补一下,估计确实是音箱强。
作者: windgril    时间: 2025-4-11 21:26
再补充一点,如果是独奏类的古典音乐会,我感觉也是音箱和耳机强,道理同上。但只要乐器一多起来,哪怕只是四重奏那种,现场都会比音箱耳机强得多。
作者: windgril    时间: 2025-4-11 21:34
还有就是位置,如果是独奏类的音乐会,个人感觉坐二楼靠前位置,会比一楼更好。
作者: 2054    时间: 2025-4-11 21:35
jimmyheiying 发表于 2025-4-11 21:04
我觉得还是电音比乐器好听一些 真实乐器太受局限,电音合成可以脱离现实
我个人是相对来说,不喜欢真 ...

喜欢电声乐器也是现场更好呀,无压缩的放大比音响动态大太多了
作者: hifisxf    时间: 2025-4-11 21:38

作者: 死翘翘    时间: 2025-4-11 21:45
如果追求保真和气氛,那肯定是现场好。如果追求好听,那多半是音响强。
因为录音话筒可以放在收音效果最好的地方,可以精修录音把每个瑕疵除掉。效果不好可以重来。
作者: jimmyheiying    时间: 2025-4-11 22:12
本帖最后由 jimmyheiying 于 2025-4-11 22:13 编辑
2054 发表于 2025-4-11 21:35
喜欢电声乐器也是现场更好呀,无压缩的放大比音响动态大太多了

嗯嗯,这是!!家里不可能有那个音量。除非硬来了

作者: melonmelon    时间: 2025-4-11 22:51
去年去听了场live,摇滚的,那种氛围感、那种冲击感真的是无法比拟。
论清晰确实是比不了,但是整个人完全融入其中被氛围和音乐包围的感觉实在是顶级。
这就是hifi罢?追求更好的听感而不是绝对的素质,当然也可能因为我没钱搞那么好的回放设备
作者: raphaelzhang    时间: 2025-4-11 23:28
演唱会有时候效果很一般吧,音乐厅听古典交响那些效果还不错,但现场听声音也是听一个整体,不会把每把提琴都听的清清楚楚,这方面耳机那些解析度清晰度都超越现场,比如009那些,声音比真实还高清。。。但是现场交响那个低频真的牛逼,冲击感只有1266能表现出来。


作者: budapest08    时间: 2025-4-11 23:29



作者: luke42878    时间: 2025-4-12 04:34
现场听的少了
作者: imx600    时间: 2025-4-12 06:51
听回放百万录音室里面拾音话筒录制的最好
现场的话在你跟前演奏合唱,不要有其他观众
作者: tren77    时间: 2025-4-12 08:01
听过柳石明老师清唱,一个人没麦克风对2000人大小的音乐厅,音乐感染力超强,后面2天脑子里全是歌曲的旋律。女高音黄华丽水平很高,现场声音非常鲜活,都不用麦克风的
作者: Mahandi    时间: 2025-4-12 08:01
信息量最大的是现场,信息被放大的是音响
作者: 鬼狐    时间: 2025-4-12 08:50
人对信息的感知,现场的各种维度给人的体验,仅有两个喇叭发声怎么比。人们娱乐,不是为了音质,而是为了体验。音质再好,体验一般,有什么用。
作者: fixbug    时间: 2025-4-12 09:27
不同的感觉的东西,没有可比性,当有次听到蒙古老人当着我的面拉了一曲马头琴,才发现原来听到的马头琴都是假的,那种古拙,浑厚,苍凉的感觉无法形容,像梁祝什么时候听都很感动,但是听现场居然无耻的听哭了,一把年纪了,有点丢人了。
作者: bird810722    时间: 2025-4-12 09:31
听交响,肯定现场好
作者: 愛人如己    时间: 2025-4-12 09:31
分两种情况,古典的肯定现场好,现场的动态瞬态再好的设备也无法精准还原,流行嘛,去演唱会听的是个氛围,说人话就是追星
作者: ahs371    时间: 2025-4-12 12:06
发烧友一般说的“现场”,特指的是在正规的音乐厅里的古典、弦乐、歌剧等,那些体育广场或大型露天演唱会不在发烧友的讨论范围,讨论这些可以出门左拐上抖音。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2 12:30
如果只听现场也不错,不过我是只听录音。
作者: hk845587102    时间: 2025-4-12 14:13
我听器材
作者: 巴尔帝什    时间: 2025-4-12 14:51
现场前排那个乐器质感一般人的系统也好意思碰瓷么
作者: 二两白开    时间: 2025-4-12 15:01
不敢苟同大剧院,音乐厅,演唱会是树立基本听音观很关键的一步。只不过这几个地方非常讲究座位和场馆。举个例子,我学友的音乐会我在现场听过,最近才开的60+演唱会是室内场馆,从内场第一排到内场倒数到看台我都坐过,完全是不一样的听音效果。坐在内场第一排中间,那个声音能让你记一辈子,泣不成声!我也突然理解没有任何音箱能代替现场这句话的含金量了。



作者: Playsound    时间: 2025-4-12 15:46
在深圳音乐厅听过黄小琥、周蕙的演唱会,效果真的很好。
个人认为在音乐厅听流行是最好的~
作者: lxmgggg    时间: 2025-4-12 19:28
看球赛也是转播看到的信息更多各种角度回放和特写,但是为啥还是有那么球迷喜欢去现场呢想清楚这个问题就行了。
作者: 清风扬    时间: 2025-4-12 21:03
玩HIFI说的现场,和你说的现场就不是一个东西。
作者: wiktride    时间: 2025-4-12 23:39
听古典需要现场喇叭扩音的基本可以避雷了,野鸡场地野鸡团

不过见仁见智,古典的录音基本都是录音棚出来的,一般的录音师和指挥都不太喜欢环境混响过的声音,会刻意去压。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3 11:30
本帖最后由 jimguo 于 2025-4-13 13:56 编辑

除了沉迷音响思想路子走歪的死宅,思维正常的话没人会用音响的标准去听音乐会。
音乐会本身的发展就比音响早,也不会和音响产生交集。流行音乐也讲最高境界是不插电。音乐会的价值在于近距离互动的效果而不是只听个声。
而录音的产生是为了弥补音乐会现场的声学缺憾,只是一种声学角度的发展分支。音乐厅录音的时候也是清空观众最好声学摆位的。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3 12:12
没必要比较,只能说更喜欢哪个。
我主要听音乐,所以不去现场。
作者: 留香小筑    时间: 2025-4-13 21:13
prodomo 发表于 2025-4-13 12:12
没必要比较,只能说更喜欢哪个。
我主要听音乐,所以不去现场。

不行不行不行,别人会说你不去听现场音乐会,听音观不会正确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3 21:36
留香小筑 发表于 2025-4-13 21:13
不行不行不行,别人会说你不去听现场音乐会,听音观不会正确

我听的音乐会没有。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3 21:36
主贴说的这种思路,去年为止都是一种喷子嘴里常见的概念。用音箱系统砸耳机系统,用现场砸前面两个。但是看看这些人发过的帖子水平都很差,通常就是为了喷一口自己过把阿q的干瘾。
有一位全世界到处体验音乐厅的贴主,反倒没有把问题和音响器材对立起来。就是单说世界上一些著名音乐厅的听音体验,貌似三得利音乐厅的声学设计还行,其它有很多都是国外一些外行权贵的面子工程。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3 22:00
有一个可能就是去一趟bluenote。


作者: loikee    时间: 2025-4-14 08:46
不再伤心 发表于 2025-4-11 20:55
正好本地19号有一场中国交响乐园的演奏会,红旗颂之类的曲目,那还能去看吗?

首先要看你去的是什么场合,如果是正经音乐厅,带声学结构带挡音板的,那去试试看是有意义的。如果是剧场、汇报厅这种的,没什么看的必要,声音传过来会不好

作者: prodomo    时间: 2025-4-14 09:54
现场去听音效就多去,听音乐的话我就在家听。
作者: 2054    时间: 2025-4-14 11:10
jimguo 发表于 2025-4-13 21:36
主贴说的这种思路,去年为止都是一种喷子嘴里常见的概念。用音箱系统砸耳机系统,用现场砸前面两个。但是看 ...

耳机、音箱和现场之间的区别,可以作为评价的维度存在。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4 11:56
2054 发表于 2025-4-14 11:10
耳机、音箱和现场之间的区别,可以作为评价的维度存在。

可以进行概念对比,找到一些要素的独特之处。但那种作为互斥的角度就意义不大了。每种器材选择都有大批拥迈,这并非全都是不懂选择的现象。比如耳塞党,主要是喜欢自由行动。不一定全都不知道大耳性价比更好,也有双修的。

作者: 2054    时间: 2025-4-14 12:03
jimguo 发表于 2025-4-14 11:56
可以进行概念对比,找到一些要素的独特之处。但那种作为互斥的角度就意义不大了。每种器材选择都有大批拥 ...

我相信各个系统玩家基本也是在各自赛道内比较。但跨系统对比也是正常。
就好像我会说我的系统比之前的HD800如何,现场和我的系统对比如何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4 12:07

个人可以有选择,但社会存在是有各种器材选择客观群体现象。比如绝对性价比只是一种个人角度,有些个人可能最钟情偶尔听一下高端耳机,平时也不大听最多听听桌面小音箱。以前还是耳塞双修的,但以后随着各种总结和熟悉,就逐渐没这个兴致了。这种情况基本是度过了发烧阶段的人。对器材效果感兴趣,觉得爱听其实含有一种学习体验过程的兴奋。这里也包括唱片种类的探索发现的兴奋阶段。但经历多了以后就会过于熟悉而出现优选,热度一旦过去其它的事情一忙,那种兴奋劲也会淡化。

对问题缺乏大量探索分析归类研究兴趣的话,也会产生万年老烧。比如有的人多少年都是只听卡大那几张。或者搞器材不会分析总结,只会在闲鱼里出出进进,多少年还是那些货色分辨不清楚。这样的人也不少,也算一种玩法。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4 12:12
2054 发表于 2025-4-14 12:03
我相信各个系统玩家基本也是在各自赛道内比较。但跨系统对比也是正常。
就好像我会说我的系统比之前的HD8 ...

智慧的人的发言能看出来,往往言之有物,说自己的体验为主。但这样的人往往是少数。同样的话说多了也不会老去说。更多的网络现象还是探索中人士,往往迷茫的信息较多,还有些人主要是出来消遣的,一些话题和概念都是几代连续抄袭的喷子话题,为了互喷解决心理问题。

作者: jimguo    时间: 2025-4-14 12:22
耳机区是过于高热,年轻人多,思想多样。音箱区过于保守,中老年居多,话题较少。
也不大敢越雷池一步,比如讨论讨论欧洲sacd碟为什么多声道古典较多,但多声道唱片播放器和音箱系统的播放器才话题在国内比较少见。
作者: 我系无名氏    时间: 2025-4-14 12:54
录音永远替代不了现场,情绪价值基本上爆锤你搁那儿抱着你那逼设备和音响搁那儿意淫。。。
当然我这确实比较暴论但事实就摆在这儿,你可以说现场音学效果可能不太好,演绎可能不太好,但是你假如一次都不去碰一下机会那你继续意淫得了,爆演能给你相当长的时间的意犹未尽。
作者: 不再伤心    时间: 2025-4-14 21:44
loikee 发表于 2025-4-14 08:46
首先要看你去的是什么场合,如果是正经音乐厅,带声学结构带挡音板的,那去试试看是有意义的。如果是剧场 ...

本地体育馆,不是正规的音乐厅





欢迎光临 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http://14.152.95.58/)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