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GT2是上周三傍晚经历了快递一波三折的折磨后到手的,到今天正好是高强度使用了八天,估计接近50小时。期间也没少看坛里关于GT2的帖子,特别是大家因为它的外观而给它亲切地取了两个绰号,丑菊和驼菊。其实我还有个更狠的:肿菊。不过鉴于我对这个机器非常喜欢,决定不这么叫它,哈哈。
过去八天我用GT2搭配了两副耳塞,UM Maven II 和 Fir RN6。PO直推和LO接放都有,耳放是TSU-SC。这两副耳塞要够声压所需音量接近而且都较低,但明显Maven II易推而RN6相对难推。
相对墨菊一代,我总结的GT2的声音变化/改进如下:
GT2独有S档增益,普通高增益H档推不好的塞子S档能搞定。比如RN6在墨菊一代和GT2的H档下都有中频干动态软结像小而远的毛病,但在GT2的S档下这些毛病就全没了。
在驱动良好的前提下,GT2在高频质量,声场纵深,和动态,这三方面上相对一代有长足进步。这些在PO直推Maven II时已经很明显,而LO接放推RN6时则是特别明显。GT2的高频非常华丽且极具延申感,而且明显有更多细节。而一代的高频则是很轻柔,非常的理性和克制,会给人一种刚飙升去就萎掉了的感觉,但优点是很耐听。应该是归功于GT2的高频,它所带来的声场纵深和高度远优于一代,声场宽度也要好一些。我觉得GT2特别适合静下心来听古典,这主要得益于它对大声场和大动态的优异呈现。而一代更适合睡前随便听听。
LTTP无线功能我目前觉得比较鸡肋。声音能听,但是相对本地播放,声场宽度严重压缩,素质也全面有下降。更重要的是LTTP模式下掉电特别快,发热也要明显得多。
在目前固件版本下,GT2在使用上也有几点略微退步了。一是开关机时间从两秒变慢到约四秒。二是播放MQA左声道会有明显杂音。
顺便再加个和R8ii的比较:
R8ii的结像形体适中,大于墨菊1/2直推,但墨菊1/2LO上放后会反超。R8ii的结像偏虚,定位也不及墨菊1/2清晰。
R8ii的声场较宽,高度适中,但纵深一般。R8ii的声场宽度和墨菊2相当,强于墨菊1。而R8ii纵深会明显弱于墨菊一代。
R8ii的高频偏油,速度偏慢。这点在AB放大模式特别明显,琴弓上像抹了高粘度润滑脂。但优点是相比墨菊1/2会更突出人声抑制齿音。
R8ii的动态不错,优于墨菊1但弱于墨菊2。
R8ii的中增益能把我手上的塞子都推得不错,不像墨菊1/2可能会需要上放或2代独有的S增益。
R8ii的LO不好,不宜上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