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qzq89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DSD音频明显发干发燥,还降低音量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25-4-8 20: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发表于 2025-4-8 2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深圳
dsd发干发燥一定是有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发表于 2025-4-8 2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
降低音量这个我也又感觉,此外感觉像是有层天花板压着,听起来有种施展不开的感觉,听同曲目的wav就完全不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25-4-8 2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听你觉得好听的就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25-4-8 20: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泰州
动态大,不就是从低到高分贝的电平广呗,这种情况录音音量以0分贝为基准,你播放时必须音量开很大才能展现dsd的动态,你如果还想听普通格式一样音量就拧一点点,当然音量不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25-4-8 21: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很多甚至大部分dac是把dsd转成pcm再处理的,有滤波的那些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25-4-8 21: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山东淄博
要么是源文件有问题,要么是解码器档次不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25-4-8 22: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DSD还是要顺滑,更饱满一些的,光说格式没意义,主要看原始录音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25-4-9 02: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说到DSD不得不提一下是原始DSD录音出版发行碟片的重要性(其实即使是DSD录音也不是什么特别高级别的事情)请问:如下图中是真立体声或者多声道DSD录音发行的碟片哪位有并发上来提供辅证并且描述准确您的听感DSD就是优于PCM的学者们欢迎探讨一下1.科学技术层面。2.回放设备层面。3.数据分析方面。4.听感参考方面。那么算有效探讨。否则看着DSD就放光放电,正规唱片公司发行如二嫂、2L等大公司等但非DSD录音文件的优势在哪里及回放优势在哪里?相比较原始录音处理了哪几个环节(这么做的目的和意义)导致发行“音质”明显高出首版再版各种高音质但是CD格式版本?凡事总要讲道理和原理吧!但凡是超过四人完整乐队编制(吉他贝斯架子鼓键盘乐器)要想用DSD录音并不需要太多后期处理的录音场景工程量与硬件需要多少投入?为什么要这么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物力投入到唱片没有什么销量也没有什么受众群体只为这个格式买单?发烧友?得了吧,发烧友有几个认识渡边香津美的?有这实力录个周杰伦啊陈奕迅陶喆啊割韭菜不香吗?为什么这么多世界上杰出音乐人大明星不去原生DSD录音呢?为什么贵为全球第一第二的索尼环球唱片公司不用DSD录音呢?只是钱的问题还是人家根本就没必要花大量的金钱制作出来的专辑不是因为DSD就卖得多。换句话说:后期再版发行包括世面上在售的非传统大唱片公司正规发行的都是擦边球或者说压根就是假货。市场规律总要遵循吧?音乐爱好者可以接受新技术高格式但是一提价格就撅嘴拿不出真金白银买SACD的口口声声DSD怎样怎样全是白嫖的盗版好意思说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25-4-9 02: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DSD格式可以玩一玩,听感是由设备最终的声音表现来评判喜欢就多玩玩,不喜呢就听别的。这点13/14楼的在大佬等群内很多资深的玩家已经给出玩法和要听DSD需要大概什么样的器材如何搭配才能真正发挥出来听感优势。上面的文字描述只是一种个人对索尼制定了新格式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自家PS3/4就把这个看似完美的替代CD格式的宏伟计划后门大开致使胎死腹中)表达一点看法而已。本人并不排斥SACD产品但也非DSD不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25-4-9 02: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bass0411 发表于 2025-4-9 02:32
DSD格式可以玩一玩,听感是由设备最终的声音表现来评判喜欢就多玩玩,不喜呢就听别的。这点13/14楼的在大佬 ...

也不是非DSD不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25-4-9 10:1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接近完全体还原高码录音是理论可行的,不然专业高码唱片录音为什么要作为升级版开发出来。但一般是自己那点错误的设备原本就没还原好。
可以研究一下晶振赫兹数值的适配问题。缺乏对用的石英晶振时钟,解码系统必然是容错简配的声音,波形里缺了很多环节,声音当然码率越高就越不好了。
除了直接用盘机,或者数播解码,都要用外部时钟或波形发生器适配等比例的时钟频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25-4-9 14: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广州
如果是现代DSD录音,个人感觉背景比PCM还要黑,纯净;但如果是旧录音转成DSD那些(比如港台歌星那些),PCM好听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25-4-9 15: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flowin 发表于 2025-4-8 16:41
我这边听起来是这样的,但是有些区别!
但是DSD还是PCM最好根据解码喜好来,有些PCM好听,有些DSD好听! ...

PCM到极致就是DSD,
DSD到极致就是PCM


大师,我还没悟到这个地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25-4-9 17: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福建福州
DSD文件又大又难听,我尝试过适应并感受它的好处,但最后我把它们全删了,我不想骗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25-4-9 17: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东莞
本帖最后由 flowin 于 2025-4-9 17:30 编辑
jasonliu2008 发表于 2025-4-9 15:25
PCM到极致就是DSD,
DSD到极致就是PCM

这个是DSD和PCM的原理有关的!


比如DSD,是0,1,2,3,4,5,4,3,2,3,4,5,6,7,8,9,10,9,8,7,6,7,8,9,8这样一步一步提供信息量的,所以会听的很顺滑(音源差的除外)【所以你看到的dsd输出都是1bit,不是16,24,32】
比如PCM,是9,2,0,8,6,5,5,4,6,3,10,20,5,100,0,5,3,5,6这样跳跃式的存储信息量

那么问题来了(假设):

DSD64能不能在64个数据中从0跑到100呢?答案是不能!因为是一步一步走的,走到64就歇菜了(动态上不去),那么DSD128,256呢?就可以了!
PCM192可以在64个数据中从0跑到100吗?可以!但是缺少了平滑的过渡~~~~!!!

大概这样的意思,理解不?PCM在确保信息量平滑足够(动态0~100本身没问题),DSD在确保信息量(文件够大)瞬间达到动态0~100(0,1,2,3,4,5这样平滑本身没问题),那基本就一样了!

但是~~~但是问题来了:目前市场上的绝大多数音源都很差~~~!!所以哪个好听听哪个,不要纠结!!!! CD的44.1完全能做到很好听,完全足够存储音源信息量到人耳难以分辨!
这甚至是在录音环节就产生的问题,所以无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25-4-10 10: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江苏苏州
flowin 发表于 2025-4-9 17:18
这个是DSD和PCM的原理有关的!

感谢指点迷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25-4-10 1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南郑州
本帖最后由 ahs371 于 2025-4-10 12:20 编辑

Deepseek的解释:
格式         CD                                        SACD                                DSD
音质         标准(44.1kHz/16bit)        超高(DSD64,多声道)        超高(可扩展至DSD512)

如何选择?
    普通用户:CD足够,资源丰富且成本低。
    音响发烧友:SACD或DSD(追求原音重现,尤其古典、爵士等现场录音)。
    数字音乐玩家:DSD文件+数播系统更灵活,但需投资解码设备。
注意:DSD的优势在高端系统中更明显,普通设备可能听不出与CD的差异。


没有支持DSD的解码,听DSD就像用200元的电脑音箱听HIFI发烧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25-4-10 17: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缺乏石英钟加持,一切纸面的原理全等于一厢情愿郑人买鞋的空气。去查查机器里的晶振频率,和16-44,24-44,24-88,24-96。-号后面的数值就是开关时钟频率。

一般电脑主板就两颗支持网络传输等够用的极限,仅限于cd等级全解码。再高的话那都是呵呵凑合不断片给你用用,很多原片频率都丢了,声音当然随着采样频率越高还原效果就越来越差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25-4-10 22: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中国
加过几个古典音乐的CD群,确实不喜欢ds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粤icp备09046054号|耳机网-耳机大家坛

粤公网安备 44030602000598号 耳机大家坛、www.erji.net、网站LOGO图形均为注册商标

GMT+8, 2025-4-24 14: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