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楼
发表于 2025-4-18 00:0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河北唐山
单元决定上限,结构与阻尼调教决定大部分与下限。好单元低素质很常见,因为忽略了结构设计,好结构一般不容易难听,除非单元真的很糟糕。
现在大多数动圈单元都可以提供不俗的素质水准,重点在于结构与阻尼的调教与应用,也存在单元底子极好但是过阻尼声音发糊的现象,这个最令我震惊:仅仅调整阻尼后,单元性能翻天覆地!
所以说耳机是个系统性工程,不是仅靠某一个零部件决定声音好坏的。
还有,手机厂的tws绝大多数都是公模+dsp的方案,因此他们压根没有结构设计能力,更多的是数字均衡器的调教(这也符合大众市场中降本增效的逐利特征),苹果算是一个有一定设计能力的厂商,但是单元素质蹩脚,高频和脉冲响应拉跨(吃了供应商的亏,歌尔声学在扬声器领域并不专业...做硅麦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一些传奇型号的设计远超当时时代,甚至放到当下也是极为大胆的不计成本的,例如mdr r10(启发了几乎所有的索尼封闭式耳机产品线,甚至包括wh系列)、qualia 010(hd800是对它的模仿)和大奥菲斯一代(静电大耳和一些平板耳机的设计范本)。研究它们的结构设计就像品一壶陈年好酒一样,越品越香。
耳机行业发展的本质就是不断的递归然后等待新材料带来新突破口,递归让技术成熟成本降低,因此三十年前的顶级耳机在今天有与其素质相当的平价替代品这本质就是一种进步!十几年前你那想象到普通人用的蓝牙耳塞上也能贴上小金标吗?如同r10启发了索尼封闭式耳机一样,一木成林,这也是追求极致技术的魅力所在!!! |
|